/ 爽文 / 12浏览

人应当以“赚时间”而不是“赚钱”为目的

满足温饱之后,人应当以“赚时间”而不是“赚钱”为目的。

这个赚时间有两个维度,一个是投资身体健康,争取健康的活到一百多岁。

另一个维度就是不断审视日常做的事,看看是否有办法减少在它上面消耗的时间。要以豌豆公主隔了二十层棉被还能感知到那颗豌豆的极端敏感度,审视日常的活动,凡是那些让你感到有一丁点时间压力,不能慢悠悠闲庭信步的按照自己节奏来做的事情,要么出钱外包,要么考虑放弃。

线上可以搞定的,就不要线下跑老远,专门浪费时间去扯淡。能够做一次视频或者写一篇文章把问题讲清楚的,就不要巡回和多个主持人宣讲内容雷同的podcast。能够一次把外包流程做好,交给别人办理的,就不要每次都亲力亲为。

长期看,如果时间赚到后,实际上钱就更容易赚比如很多好的投资机会,它的降临事前无法预测真正机会来的时候,很多人一是没有弹药,二是忙于日常的各种琐事,平时根本就没有时间关注,更谈不上在关键时刻有精力出手了。

以赚钱为导向的人,势必把自己的时间几余压榨到极致,不仅危害健康,而且常常处于一种心急火燎的精神状态,日常体验并不开心,会影响体内激素平衡,睡眠不好,心血管疾病风险也更大。

以赚时间为导向,因为日常的注意力是处于一种极为富余的状态,每天心情相对愉快放松。虽然为省时间要支付一些代价,但因此在健康上获得的回报和富余时间带来的更大接触面的潜在利益,可以高出好几个数量级。

所以要慢慢养成一个习惯,每天不是看又赚了多少钱,而是先自省,“有那些地方又做了改进,赚了更多时间”?

如果你删减掉一些东西,但没有”后来发现必须把它加回来”的体验,说明删得还不够。(同义的原话出自马斯克)

因为实际操作上,人们总是因为怕删得过多,而保留了太多不必要的东西,造成巨大浪费。

类似的,如果你拒绝掉很多人很多事情,但没有“后来必须腆着脸回去再找那个人,做那件事”的体验,说明拒绝得还不够,

《解恶学》全文八章的全部内容
老板的贵人,他就在你身边
如何判断一个人有没有领导力
如果遵循这个原则可以避免现在身边99%的麻烦
认知的三重境界
切记,洞悉因果律者,从不妄取便宜
切记,洞悉因果律者,从不妄取便宜

0

  1. This post has no comment yet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